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任柯帆 聶蘭芬)“都說養(yǎng)兒防老,可我含辛茹苦一輩子拉扯大十個孩子,怎么就養(yǎng)不了一個媽?”近日,衡南縣譚子山鎮(zhèn)95歲的王奶奶坐在衡南縣人民法院三塘法庭抹眼淚。原來王奶奶丈夫早逝,膝下十名子女卻因贍養(yǎng)問題長期爭執(zhí),難以達成共識。后來協商由每位子女輪流贍養(yǎng)一個月,現因子女們對“按月輪養(yǎng)”協議發(fā)生爭執(zhí),使得95歲的老母親一度陷入無人照料的困境。
在譚子山鎮(zhèn)綜治中心召開多方聯席會議
三塘法庭考慮到老人的特殊狀況和子女眾多的復雜局面,迅速啟動“五聯共建”多元解紛機制,聯合譚子山鎮(zhèn)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老人所在的村委會組建了一個充滿溫情與力量的調解專班,一場多部門聯動的“親情保衛(wèi)戰(zhàn)”悄然拉開序幕。
聯席會上定下“破冰方案”。在多方聯席會上,司法所長掏出《民法典》說:“贍養(yǎng)父母是子女的義務,王奶奶完全有權起訴索要贍養(yǎng)費?!迸沙鏊窬窘釉挘骸暗孀叩皆V訟和遺棄罪那步,親情就徹底破碎了,這家就散了?!薄耙迯陀H情,化解矛盾,還得以調解為主!”法庭庭長定了處理基調。經過三小時商討,專班敲定“先解心結、再談方案”策略:首輪調解重點攻堅矛盾最深的大女兒、三兒子和小兒子。
首輪調解揭開“冰山一角”?!澳赣H的拆遷補償款是怎么用完的?你們要給一個說法!”“小弟當年多分了兩畝田,憑啥要我多出錢?”“小妹嫁得遠就能躲清閑?門都沒有!”此時,三塘法庭調解室里火藥味彌漫。大女兒、三兒子和小兒子圍坐長桌各執(zhí)一詞、情緒激動,爭吵聲震得窗戶嗡嗡作響。見此情形,調解員們分頭攻堅。司法所長拉著三兒子與小兒子逐條核算征地補償款及歷年贍養(yǎng)支出。面對抵觸情緒最重的大女兒,村支書用方言勸解:“你小時候發(fā)燒,你娘背著你走十里夜路求醫(yī),現在輪到你給她端碗熱飯啊!”幾個小時的暖心化解,三位子女平靜了許多。
望著王奶奶與子女們相擁而泣的場景,專班成員的眼眶微微發(fā)熱。這場跨越法律與親情的調解,不僅讓九旬老人重獲生活保障,更彰顯了法治社會對老年人權益的溫情守護。在“五聯共建”機制運行下,綜治中心統(tǒng)籌協調各方力量、法庭提供專業(yè)法律支撐,派出所維護調解秩序,司法所開展普法教育,村委會憑鄉(xiāng)土情誼融化堅冰,共同形成了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強大合力,守住了“老有所養(yǎng)”的法治底線。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