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楊思霞)你是否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多夢易醒、精神疲倦?隨著工作、學習、生活的壓力增大,失眠成為常見問題。長期失眠不僅影響日間活動,還與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此外,失眠還與情緒障礙如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密切相關,嚴重損害身心健康。
失眠在中醫(yī)稱為“不寐”,正常的睡眠依賴于“陰平陽秘”,臟腑調和,氣血充沛,陽入于陰,陰陽交合進入睡眠。若心火熾盛,肝郁化火,痰熱內擾,則心神不寧,或心脾兩虛,心虛膽怯,陰虛火旺,心神失養(yǎng),陰陽失交,則發(fā)為不寐。
中醫(yī)注重“一人一方”,根據(jù)體質和證型辯證選方用藥,比如:交泰丸合孔圣枕中丹治療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黃連溫膽湯治療痰熱擾心引起的失眠,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治療心膽氣虛引起的失眠等等,但中醫(yī)一定要把脈,望聞問切四診合參。
內服方藥可湯液、可膏方等,膏方具有精制、緩和、滋補、方便等特點,尤其適宜患者睡前服用,而中藥足浴方疏經(jīng)通絡,亦有助于睡眠。楊尚真中醫(yī)臨床工作室率先在全市開展中醫(yī)睡眠門診,已有3年,通過中藥、臍灸、貼敷、泡腳等多種中醫(yī)藥特色手段調治失眠。
中醫(yī)日常養(yǎng)生調理不容忽視:
1.起居有常。春夏季夜臥早起,夜臥不晚于子時,子時一陽生,建議在子時前或子時睡眠。此時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正所謂“曰入陽盡而陰受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标栔鲃?,陰主靜,此時最需要安靜。因此,子時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午睡30分鐘為宜。
2.飲食有節(jié)。清淡飲食為宜,不宜過飽、過晚,否則“胃不和臥不安”;忌用濃茶、咖啡、酒之類的飲料。
3.環(huán)境調和。臥室避光避聲,室內懸掛芳香類中藥有鎮(zhèn)靜催眠的作用,可改善睡眠、調節(jié)負性情緒。
4.動靜結合。適量運動可以調節(jié)人體交感、副交感神經(jīng),愉悅身心,促進睡眠。根據(jù)個人情況,從事適當?shù)捏w力活動或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如太極拳、八段錦、跑步、球類運動、游泳、跳舞等。睡前3小時忌劇烈運動。
5.情志調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責編:周玉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